在素娟老師「捕魚歌」帶動唱的歌聲中,車子經過八斗子漁港,港邊停著掛滿燈泡的漁船,那是夜裡出海引誘魚兒的船。過了平浪橋就到了長潭里。淑英老師每次上課講到社區故事提到的船長詩人-林福蔭先生即是長潭里的人。
- Nov 14 Sat 2009 19:57
潮境公園98.11.7
- Nov 10 Tue 2009 08:19
和平島98.11.7
基隆平均一年有214天是雨天,是個多雨的海港城市。今年的立冬我們和和平島的奇岩怪石有個約會,行前幾天鋒面經過,天氣濕冷。對於和平島一遊,我們不期望艷陽高照,但請不要淒風苦雨,我們對著上天祈禱著。
- Nov 09 Mon 2009 07:55
黃胸泥胡蜂
黃胸泥胡蜂是屬於昆蟲綱-膜翅目-胡蜂科,為獨居型的虎頭蜂,台灣會螫人的虎頭蜂,多屬於群居型的虎頭蜂。群居型的虎頭蜂因毒性較強直接命名為虎頭蜂的台灣有七種:黑腹虎頭蜂、黑尾虎頭蜂、黃腰虎頭蜂、黃腳虎頭蜂、台灣大虎頭蜂、擬大虎頭蜂、威氏虎頭蜂。虎頭蜂的大顎強而有力,毒性強,專獵其他昆蟲食用或用與飼育幼蟲。胡蜂類的體型較一般蜜蜂大,且毒性較蜜蜂強,因此胡蜂類的廣泛也都叫「虎頭蜂」。
在基隆的情人湖邊,一隻黃胸泥胡蜂,正抓著一隻綠色毛毛蟲飛回巢裡,這個巢像個縮口陶壺,壺口正好讓它的頭部進入,,這個巢其實是兩個相連的,下面的巢已經封口了,上面這個還在預備食物中,巢的寬腹部看起來不大,泥胡蜂正努力把長長的蟲塞進洞裡。
- Nov 03 Tue 2009 13:29
淡水河口98.10.31
- Oct 25 Sun 2009 09:17
淡水沙崙98.10.17
- Oct 22 Thu 2009 17:48
真理大學&淡水巡禮98.10.17
- Oct 19 Mon 2009 13:36
兩隻寬腹螳螂
淡海生態觀察回程,跑馬場旁有幾棵海濱植物-繖楊(恆春黃槿、截萼黃槿),繖楊是罕見的瀕危植物,和黃槿很像。黃槿的葉子較圓,繖楊的葉子長心型葉脈明顯。當大家對著僅存的一朵已謝變紅的花拍照時,高個兒班長眼角瞥見樹枝間有異樣。
繖楊果實上小小的赤星椿象,引起高個兒班長驚呼的不是它。
- Oct 13 Tue 2009 13:15
金山老街98.9.26
我們在金山下車,由熟門熟路的同學領著我們穿過馬路,拐過巷子,通過擁擠的市場。抬頭,開漳聖王的廟宇牌樓出現在狹窄的隙縫裡,福祿壽三仙高立在上頭看著庸庸碌碌的凡間人。聽說這是金山最古老的廟宇,寺廟前有小吃攤,一盤一盤裝盛好,約有十來種菜色,有涼拌蘆筍,有滷筍絲,有酥炸菜,蝦子,花枝....就是沒看到著名的鴨肉。人來人往的,有人左右手拿了菜就離開,有人還在猶豫要拿些什麼,沒有人找你算錢,也沒人管你拿些什麼。
- Oct 05 Mon 2009 17:07
魚路古道98.9.26
星期六社大老師調課,空下來的假日同學們決定去陽明山的熱門路線-魚路古道,計畫是從擎天崗走到八煙,時間夠再搭車到金山。八煙聽說風景秀麗,是攝影的好地方。劍潭捷運站有小15公車到達擎天崗,不用去陽明山總站搭車。清晨5點多一場大雨,還好沒多久雨停了。8:20的車,算算也有16人參加,因為捷運站前在整修路面,移到陽明戲院前撘車。小小的公車擠了一群愛好登山者,假日加班車,一路直奔陽明山。
- Sep 30 Wed 2009 12:26
指南宮步道98.9.20
- Sep 25 Fri 2009 15:26
劍潭步道98.9.19
- Sep 21 Mon 2009 14:04
木柵萬芳社區98.9.12
- Sep 02 Wed 2009 17:40
坪頂古圳98.8.29
- Aug 28 Fri 2009 17:54
銀河洞貓空98.8.23
- Aug 25 Tue 2009 16:13
後山文史98.8
原來的後山文史課程是8/1、8/8,但是8/8莫拉克颱風來襲放假,改在8/22。
8/1 廖守義老師帶領我們從崇德街上山,這條路可到南港,也可到木柵,今天我們終點在南港的中央研究院。
- Aug 18 Tue 2009 15:47
新山夢湖98.8.16
對於喜歡蜻蜓的人,夢湖是一個不錯的地方,早晨陽光尚未從山頂灑進來,湖邊靜謐而涼爽,遊客群還沒出現,喜愛拍照的人已在湖邊對焦取景,燈心草細桿尖上停著三角蜻蜓,亮麗的藍彩像穿了一件舞裙,不怕人接近,可以拍個夠。再過去些,漆黑蜻蜓也在休息,小型的蜻蜓就沒有大型的好對焦,但還是比豆娘好拍些。自然攝影中心的「無厘頭」先生,偏愛蜻蜓,聽他說已在此處紀錄30幾種,他的配備齊全,每張相片都拍得像沙龍照,廣角鏡拍蜻蜓,若無功力,絕難貼近拍照。算算我們也拍了幾種:三角蜻蜓、漆黑蜻蜓、紫紅蜻蜓、鼎脈蜻蜓、粗腰蜻蜓、呂宋蜻蜓、無霸勾蜓、粗鈎春蜓、紅腹細蟌、同一個地方拍到這麼多種類,也算豐收了。
幾年前首次來夢湖,那時湖邊尚未有咖啡屋,湖邊就立著禁止垂釣的牌子,標示著「湖裡有保育類的台灣蓋斑鬥魚」,但還是有不少大人帶著小孩在水邊垂釣。這裡,湖水清澈,青山倒映,各式蜻蜓在湖邊植物上方飛翔追逐,頗有獨立遺世的感覺,但涼亭邊就有卡拉OK,製造的噪音想必相當驚人。一個美麗的地方缺乏管理,當時覺得頗為可惜,但所幸並沒有看見垃圾。
- Aug 06 Thu 2009 12:53
圈兒詞
社大林老師是個博學的人,善於說故事,一個個社區故事說的生動有趣,每個人物都鮮明可愛,在這個吵吵鬧鬧的社會裡,還有一群憨厚的鄉親,為生長的地區尋找一個根,尋找歷史的軌跡,不讓它們淹沒在荒塚裡。
喜歡聽故事可能不是只有小孩子,我也愛聽故事只是記性不好,聽過即忘,但老師說了一個故事因為曾經看過,所以有些印象:
以前的婦人,大都不識字,有一位婦人的先生常年經商在外,對於經年累月不回的先生,她如何寫信給先生傾訴思念之情?她畫了一個又一個的圈圈,把整張紙都畫滿了。先生接到她的來信,只看到整封信紙畫滿了單圈兒、雙圈兒、小圈圈兒,他看了又看,想了又想,這畫兒是什麼意思?他腦裡浮現了妻兒的臉,交映這大大小小的圈兒,終於他明白了,於是收拾行李回家。
- Jul 29 Wed 2009 12:45
糶米古道98.7.25
吳興街600巷的糶米古道(糶的音為跳),一直以為是挑米古道,如同擎天崗旁的魚路古道,是早時金山漁民到大台北地區販魚的一條捷徑一般,其實挑米也有其意思在,早時山路不可能有車行,大都是靠人力挑送物資,但糶米有有其特定之意義,糶米即賣米之意思,清朝時三張犁地區之農民將米售往文山和南港地區之一條古道。
很難想像,米一擔一擔的挑送,或挑或扛,人能荷重的至多幾十公斤,何況還要上山下山爬階,甚是辛苦,但還是感恩謝天,捐款建廟,祈求保護過路人平安。從前人殷實耐苦,為現在人留下這條古道以為憑弔先民之蓽路藍縷。
- Jul 13 Mon 2009 19:43
穗花棋盤腳
國父紀念館有一棵穗花棋盤腳,人為刻意移植過來,非此地原有的,不曾看它結果,但每年它都會綻放花朵,今年的花苞似乎特別的多,一條條從枝頭垂掛下來,彷若珠簾一般。夜裡,像放煙火般,一朵一朵的迸開來,花香漫溢。夜裡很少人走到這條花徑散步,這裡離停車場很近,雖有路燈但花徑裡依然昏暗。不遠處有美國冰淇淋館,假日的夜晚有盲人樂師演奏薩克斯風,在那裡,可以悠閒的聽音樂、聊天。再過去一點有湖,湖裡燈光搖曳,夏日裡涼風徐徐,駐足湖畔,看著101大樓高聳在夜空。元旦零時施放的煙火,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聚集此處。穗花棋盤腳似乎寂寞了些,館方沒有為它宣傳,任它自開自謝。
穗花棋盤腳在夜裡兀自的綻放!沒有人注意到它花開的璀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