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每年回苗栗「掛紙」,在台北難得出門的姑姑們,也會聚在一起回苗栗,給祖父母&祖先們上香,各家的哥哥姊姊弟弟妹妹,也只有這時候會一起出現,難得聚在一起,「掛紙」完就會邀著一同出遊,現在「掛紙」成了我們家一年一度的春遊日子。(客家人稱掃墓為「掛紙」)


 


在等待祭祖時,大夥兒正天南地北的聊天,一隻「中國樹蟾」滿頭是灰的,不知打哪兒跳了出來,在二三十個人中間,引起了小小的騷動。有人急得閃開,怕踩着它了,有人怕它有毒,躲得遠遠的,我追著它跑,它跳到草叢裡,我跟拍,它的路被我擋了,只好無奈的瞪著我。遇見它,呵呵!我一天的精神都來了。





 


在草叢裡,「紅梅消」開著紫紅色的花朵,花苞上滿是尖尖的刺,懸鉤子難得有這麼美麗的顏色,靠近時,它的刺,警告著:別碰我。





 


紅梅消是薔薇科懸鉤子屬,和常吃的草莓同一科但不同屬,紅梅消的葉緣有不規則的鋸齒,葉背有白色絨毛,莖&葉脈上有刺,親近它時要小心。





 


祭完祖,吃完飯,大夥兒就往大湖去了。苗栗大湖放眼望去,到處都是草莓園。


草莓園有的四周用黑色細網圍繞,上頭掛著一隻老鷹風箏;嚇小鳥用的,作用就像稻草人。


我不喜歡細網,不仔細看,不容易發覺,沿路我看見幾隻小鳥掛在上頭,其中一隻是五色鳥,對這些失去生命的小東西,心裡總覺得不忍。


 



 


草莓是薔薇科草莓屬,花為繖房花序,白色,雌蕊多數,每個雌蕊都會發育成一個小瘦果。


 



 


草莓食用的部份是「假果」,由花托發育而成。


它真正的果實在哪裡呢?就在假果上凹陷下去的一粒一粒小黑點,它們就是由子房發育而成的「小瘦果」。


 



 


難得的好天氣,採草莓的人不少,大夥兒採得盡興,老闆也開心。



 


採過草莓,姑姑們在草莓園的農舍裡聊天,表妹爲她們拍照留念。


 



 


戶外的景色,好一片田園風光。


 



 


戶外有小朋友在玩酢醬草遊戲,這個遊戲百玩不膩,這裡紫花酢醬草很多,夠他們玩個高興。從前我們還把酢醬草整把綁起來,當毽子踢。



 


草莓園除了草莓,還種植了其他花卉。


石蓮的葉子排列成蓮花狀,所以稱為石蓮。石蓮花是景天科的多肉植物,目前台灣石蓮的品種有不少。如:石蓮花屬、風車草屬、仙女杯屬、蓮花掌屬、瓦松屬、長生草屬....。


 



 


園主種的石蓮,葉片厚實,花型成五角星狀,它的米黃花瓣上還有紅斑,應該是園藝界稱為「朧月」的景天科風車草屬的風車草。


 



 


大波斯菊是近幾年來最夯的綠肥,花開時,各種顏色的大波斯菊,把一塊塊休耕的田地,織成一片錦繡緞子,顏色更勝東部油菜花的鵝黃。


大波斯菊盛開時,美麗的花海常常吸引遊客流連,而成最美麗的觀光景點。


 


大波斯菊,為菊科波斯菊屬,原產地為墨西哥,葉為二回羽狀複葉,對生,小葉細線型。


日本稱為「秋櫻」,大波斯菊的花語:少女的心,



 


大窩觀魚台是個美麗的地方,溪旁的血藤盛開時,紫色的花串,從枝藤上垂下,映著潭水,有著說不出的浪漫,可惜來時,才結花苞,去年的豆莢掉落地上,裡面竟然還藏著一顆黑色種子,趕忙拾了起來,當作紀念。


 



 


大窩這裡有草莓可採,有桐花可賞,也有螢火蟲季活動,不同的季節,有不同的美麗。古圳道、大石壁、古樟奇藤都是不錯的景點,一路過來,地形崎嶇,時而溪澗相伴,時而又在阡陌之間。


 


我們在彷彿綠色隧道的老樟樹下,停了下來,老樹的冠幅像把大傘,遮住了嬌陽的熱情。


 



 


每回到大湖,都會彎到大窩,看看老樟樹,和掛在它身上的老魚藤。


老樟樹將近二百歲,已成為鄉民的守護神,看它枝葉繁茂,一點兒都沒有老樹的感覺。


早期樹下原來有一座客家鄉親以石為記,供俸的土地公,但現在已被包覆在老樟樹的根裡了。


 



 


老樟樹旁的老魚藤也該有百來歲了,粗大卷曲的藤身,依附著老樟樹,它和大阪根如巨蟒般的魚藤,有著不同的風情。


老魚藤&老樟樹百年來相伴相惜,彷彿世間纏綿的愛情故事。



 


依附著老樟樹的還有杯狀蓋骨碎補,匍匐狀的根莖包覆著樹幹,銀白色的鱗片像小兔兔的腳,所以它又有「兔腳蕨」的別稱。


杯狀蓋骨碎補,骨碎補科骨碎補屬,整體葉形五角型,三回羽狀裂葉,根莖晒乾,可做藥用。


 



 


老樟樹旁的產業道路邊,也是草莓園。


 


樟樹後面有一條小徑,野花正熱鬧的開著。


台灣山桂花,紫金牛科的,一隻蜂正忙著採蜜,春天在這裡熱鬧了起來。


 


低下頭來,台灣黃菫在腳邊,仔細看黃色的小花兒像拉開口大笑似的,彎彎弧形的花冠筒,由四片相連而造型特化的花瓣組成,台灣黃菫是紫菫科的,花淡黃,最大花瓣基部有「距」,「距」裡藏有花蜜,此構造,選擇了特定的昆蟲授粉。它的蒴果線形平直,葉二回羽狀複葉。


 


鼠麴草,菊科,鼠麴草屬,花黃色,嫩葉可做草仔粿,以前農村清明節用鼠麴草做的粿祭祖,所以又名:清明草。


 


這個開白花的,也是鼠麴草的一種,數量比鼠麴草還多;它叫「鼠麴舅」,葉互生,無柄,兩面都有白色毛,整年都可開花。嫩莖花朵也可製成糕餅。


 



 


路旁也有被我們戲稱豬吃了它,會遭兩次殃的「豬殃殃」。


豬殃殃,茜草科,莖有四棱,葉全緣,5~8枚輪生。


豬殃殃古字通:瀦秧秧,為陰濕之地所生的苗草。指出它所生長環境為陰濕之地。


 



 


正在賞花,草地一陣窸嗦,一條暗色長條身影滑動,直覺是蛇,待看清楚,原來是一條大蚯蚓,對於自己的緊張,有點啞然失笑。


蚯蚓沒有脊椎,全身軟軟的,頭不尖,尾部也不硬,卻是世界頂尖的鑽洞高手,它靠「吃」的方式,大口大口把擋在前方的土給吃下去,再從後方排出,排出的土混合了土粒的礦物質,樹葉的有機質&它胃裡的細菌,所以土裡只要有蚯蚓,土壤就會很肥沃。





在此處,走走開滿野花的山徑,看看農家種的蔬果,聽著熟悉的鄉音,兄弟姐妹之間說說笑笑,不覺一個下午就過了,走囉!他們呼喚著,該回台北了!下次再來吧!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菊子 的頭像
    菊子

    碧蘿山居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