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我們幾個爬上了這個芒草夾道的階梯,兩旁野當歸的花序上是青斑蝶的舞台,遠遠就可以看見飛舞的蝴蝶。我們想著山頂上漫天飛舞的蝴蝶,努力向上爬吧!

 










 

芒草夾道的階梯旁有盛開的台灣百合。

 

 

還有是天門冬科(自廣義的百合科分出)的間型沿階草(台灣沿階草),不開花的時候,紙質、細長的葉子,像一般禾本科的雜草,但在4~7月時會開出具有香味的可愛小白花;花被片6枚,雄蕊6枚(大部分單子葉植物,花的各部分為3或3的倍數)。

 

 

這株有花苞的單子葉植物,沿路也有不少,但是還沒有看見開花株,看花序,猜可能是「台灣藜蘆」,台灣藜蘆是黑藥花科(也是自廣義的百合科分出),雖是高山植物,但在大屯山區也有。

 

 

紅邊黃小灰蝶,有時候要分辨公母,此時是最佳的時機,母的一般體型較公的來得大隻,所以顏色鮮豔的是母的,另一隻頗有滄桑味道的是公的,但是鱗片已斑剝,要比對公母斑紋的差異還是不容易。

 

 

在步道上看見橫遭不測的蝴蝶,只剩翅膀,不見頭胸腹部位。看後翅,這是青斑蝶的翅膀。

 

 

步道兩旁是白背芒,大屯山也是秋天賞芒花的好地方。

 

 

從大屯山鞍部出來,還沒彎出芒草步道,就聽到驚嘆聲連連,一群人拿著相機,不停的按著快門,在邊邊的草叢裡,島田氏澤蘭上飛舞著成群的蝴蝶,成群的蝴蝶振翅齊飛,壯觀的景象,真讓人興奮。

 

草叢邊的蝴蝶,腹部磚紅色的是小青斑蝶。

 

青斑蝶的雄性斑明顯,後翅中室長斑旁的兩個小細長斑有缺口,像螃蟹的大螯。

 

 

它不是蝴蝶,是粉蝶燈蛾,它也喜歡島田氏澤蘭。

 

 

前面馬路有一座觀景台,同學認真的看著解說牌。


不過解說牌上面畫的是哪一座山峰,沒有標示出來。

 

左側的建築物,看摺頁應該是民航局導航站,那是管制區,鐵門關著,不能通過的。

 

 

狗狗守著的道路,在觀景台對面,我們剛剛就是從那兒走過來。

 



我們順著開滿野當歸的道路往下走,霧又來了。

 

野當歸上發現一隻象鼻蟲,斑紋很特殊,第一次看到。

 

這隻像蒼蠅的食蚜蠅常看到,平地也很多。

 

哇!好小隻的天牛,顏色還很漂亮。查了嘎嘎昆蟲網,翅缝有一條黑色縱帶,很像是小點姬花天牛

 

 

只要有花兒就有蝴蝶,這隻腹部看起來灰褐色應該是青斑蝶,但上下翅顏色怎麼沒有明顯差別?大部份的雄蝶都抵擋不住島田氏澤蘭的吸引,這隻在野當歸上的是母蝶嗎?

 

 

沿路就這麼賞花、賞蟲、賞蝴蝶,並不覺得路遠。

 

 

踏花歸去,前面幾位朋友,無視落英繽紛,可知花兒五百年的佛前祈禱,只為與你相遇的這一刻呀!(這棵樹有這麼高壽嗎?)

 

 

疼惜花兒,抬頭一看,一地的落花是馬鞭草科的「臭黃荊」。美麗秀氣的花兒,只因枝葉有特殊的味道,而被冠上了「臭」字。

 

 

這光滑的葉子,排列得真整齊,莖是紫紅色。心裡有個名字,但是無法確認。(喔!想想那個字怎麼寫?)

 

 

這株葉子下方整齊的掛著一排小果實,細長的果柄從每片的葉腋垂了下來,每個果柄下頭再掛個幾粒小漿果,把這小綠果換成白色的小花兒,花冠開口頂端有著一抹翠綠,是了!正是看過開花株的「萎蕤」。

 

「萎蕤」天門冬科(自廣義的百合科分出),花期2~5月,地上莖單一不分岐,漿果成熟後,地上部位將漸漸枯萎,以地下莖過冬,所以並非一年四季都看得到它的植株。

 

 

昆欄樹的樹葉油綠,叢生在枝頂,上頭還有蓇葖果。沒有花萼&花瓣構造,屬於原始古老地質年代的孒遺植物。分布在中央山脈1500~3000公尺地區,陽明山因有北降現象,在800~1000公尺的陽明山地帶有不少昆欄樹。

 

昆欄樹屬於昆欄樹目,昆欄樹科,此目此科只有昆欄樹一種植物,和它有近緣關係的植物,可能因地質變動而滅絕了。

 

 

這棵昆欄樹的葉片邊緣呈現波浪狀,和其他棵不同,上頭發現一隻枯葉蛾的大毛毛蟲,

 

 

這一樹黃白色的花朵,還伸出一片帶柄的白色萼片,在風裡招搖。只有一片白色萼片的,印象是「圓葉鑽地風」,虎耳草科的。

 

 

雙扇蕨大大的葉片總會讓人多看一眼,二分岔的葉脈訴說著,它是來自遙遠的古老年代。

 

 

在地面的草叢裡發現一隻黑端豹斑蝶的母蝶,不知是否在尋找產卵的寄主植物。黑端豹斑蝶的食草是各種菫菜,菫菜很小株,不夠把黑端豹斑蝶的寶寶養大,所以常常可以看到,背後有條紅色縱斑的黑色小寶寶,在四處流浪找食物。

 

 

鳶尾科的「庭菖蒲」,花兒在草地上也是很亮眼,它的小果像個小圓球還挺可愛的。

 

(有點糟糕呢!當時把它的名字說成「唐菖蒲」,唐菖蒲是花市常見的「劍蘭」。)

 

感謝cleyera前輩告知是「一年生庭菖蒲」。

 

 

同學在看什麼呢?

 

原來在研究草地上的夏枯草。

 

 

紅邊黃小灰蝶在小灰蝶裡算是顏色最鮮艷美麗的,喜歡訪花吸蜜,幾乎四季都會出現。

 

 

紅邊黃小灰蝶的母蝶,在上翅背面有一抹橙色的斑,和下翅外緣的帶狀寬紋顏色一樣。幼蟲的寄主植物是火炭母草。

 

 

紅邊黃小灰蝶的公蝶,背面有大面積的琉璃藍斑,前翅沒有母蝶的橙色斑,後翅外緣的橙色斑比母蝶來得短。

 

 

能夠看到綠色蝗蟲的整個腹部的,應該是「瘤喉蝗」。眼後到體側有黑色縱向斑紋,它最大特徵是:有一對極小的翅膀。

 

 

菊科的南國小薊,對於它的葉子總是怕怕的,那麼多的尖刺,不小心刺到,恐怕會飛跳起來,但是小蟲蟲&蝴蝶還是照常採花吸蜜,對它的尖刺,完全視若無睹。

 

 

好紅的果,又大又鮮豔,這是蛇莓的果,果實為寬卵形,感覺比較尖,單一瘦果光滑。

 

如果是在平地公園草地上,看到的果實較小,呈扁球形的,是台灣蛇莓(又稱皺果蛇莓)。(不過這兩種已併成一種了,都叫蛇莓。)

 

 

蛇莓分布的海拔較高,它的果托是紅色的,台灣蛇莓在低中海拔皆可見到,它的果托是白的。

 

(紅果和萼片相接,像一個座的地方,即是果托)

 

 

胖胖的是烏斂莓的蟲癭。蟲癭未必長在葉片上,有的會長在枝條上。造癭的昆蟲大部分是雙翅目,主要是癭蚋(ㄖㄨㄟˋ)其次是同翅目,再來是膜翅目。

 

烏斂莓(虎葛)的造癭者是癭蚋,為雙翅目,癭蚋科。

 

這個長在馬路邊的,應該也是佛甲草,但是和長在石壁上的感覺不同,花比較疏,而且有匍匐莖。

 

感謝cleyera前輩告知是垂盆草(匐莖佛甲草)。

 

 

這個型態算「匍匐莖」吧?

 

 

這段路的林相和山頂整片白背芒的景象完全不同了。

 

 

攀木蜥蜴所在的枝條,是硬齒獼猴桃嗎?

 

翻了陳文彬老師著的「新草山驚艷」,關於硬齒獼猴桃的敘述:硬齒獼猴桃為獼猴桃科,落葉藤本植物,葉先端銳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型,細鋸齒緣,老葉紙質,呈闊卵型或卵狀橢圓形,葉柄常帶紫紅色。

 

看果實,我想應該是安息香科的烏皮九芎,烏皮九芎的花期在3~4月,透白的花有個長柄,一朵朵垂掛在枝條,像雪一般。

 


落新婦的紅葉真漂亮,在一片綠中,特別顯得美麗。落新婦是虎耳草科,為多年生草本,為二到三回的三出複葉,小葉先端長且尖銳,葉緣有尖銳的重鋸齒,葉基圓形,兩側不對稱。

 

在台灣有落新婦&大花落新婦兩種,落新婦生長在中低海拔,疏林草叢之處;大花落新婦則生長在海拔3200公尺以上高山,屬於高山岩生植物。

 

落新婦的小花實在不大,但密生成穗的白色花序,也是白得顯眼。為什麼會取名為「落新婦」,怪哉!(不能再想了,頭髮快和落新婦一樣白了!)


 

部分資料來源:陳文彬老師的「新草山驚艷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