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淡水是山城河港,大屯山支脈一路沿伸到淡水河岸,形成山水錯落的五座山丘,學術界稱淡水境內的五座支脈為「五虎崗」,這五虎崗所在是淡水主要人口聚集的地方,由北到南排列為:



第一崗:昔稱「烏啾埔」,滬尾砲台即建於此,為軍防要地。


第二崗:「砲台埔」是今日紅毛城、真理大學、淡江中學和文化國小所在範圍,因海關位在瀕海處,前清時代建有「砲台」而稱「砲台埔」,此處洋樓、學校林立,以外來文化為主。



第三崗:昔稱「大田寮」「牛埔仔」,是漢人的主要活動區域。主要範圍為今日的淡水國小,水碓、重建街、清水街、紅樓。瀕河處的中正路是三百年來的老街,其中寺廟林立。


整個淡水發展史以福佑宮為中心,福佑宮以東為漢人居住的地方,有重建街、清水街、紅樓、白樓、龍山寺、鄞山寺等。福佑宮以西為洋人發展地區,其中有偕醫館、禮拜堂、淡江中學、牛津學堂、馬偕故居、領事館等。

第四崗:就位於淡江大學校區山崗,淡水的八景之ㄧ:『黌岡遠眺』就是由此崗瞭望淡水的觀音山與淡水河。


(淡水八景:觀音吐霧、砲台夕照、大屯春色、鷺洲泛月、黌岡遠眺、煙雨歸帆、烈祠松濤、漁港堤影。)



第五崗:「鼻仔頭」,即今日第一公墓、鼻頭街、英商嘉士倉庫和水上機場之所在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參觀完小白宮,轉往附近的淡江中學,(淡江中學的地址為:真理街26號。)


幽靜如小巷弄般的真理街。一邊是中式的燕尾建築,另一邊淡江中學是西式的八角樓建築,兩棟都是紅磚式的建築,合諧的並存在這個花木扶疏的巷弄之間。



淡江中學的入口處,打聲招呼就可入內參觀了。



校園內有一塊埔頂石,「埔頂」是泛指淡水紅毛城到滬尾偕醫館一帶地勢高聳的區域。





埔頂二二八蒙難紀念碑,當年二二八事件,是台灣人心頭的痛。




 


建於1925年的八角塔是加拿大牧師羅虔益所設計,融合了中國式的寶塔&拜占庭式的建築,為農舍三合院格局,兩翼為教室,前端有兩座八角型衛塔,三塔中間為青翠的前庭,中間以椰林道直通正門,主塔正面以磚面和粉面紅白交替,上書有校訓「信望愛」。八角塔是淡江中學歷代的精神堡壘。


(真理街的淡中八角塔(淡江中學內)、婦學堂(淡江中學內)、淡水女子學校(淡江中學內)、馬偕故居、姑娘樓&牧師樓,雖為古蹟建物,因私人產權問題,並未列入古蹟行列,但是是遊客到淡水非常值得觀賞的地方)



前端兩旁的八角型衛塔。




 


在淡江中學內的馬偕墓園,分類上屬於三級古蹟(具有地方性的歷史價值。),馬偕墓的意義在紀念馬偕醫生在台灣傳教的事蹟。其中墓碑最高者為馬偕墓碑,右邊為其夫人林聰明之墓。


出了淡江中學,真理大學就在不遠處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真理大學的大教堂。


位於真理大學校區內的理學堂大書院,目前是真理大學的「校史館」。


理學堂大書院(今亦稱牛津學堂)是1882年馬偕創立的西式現代化學校,建設資金是由馬偕的故鄉牛津的地方人士捐款籌募的,所以英文校名為「Oxford College」,即「牛津學堂」,也是台灣第一間西式學堂,當時是以培養本地的傳教人才為主。


建築的主體為中西合璧,閩南紅瓦屋頂有寶塔式尖帽,門窗為西式圓栱型。可惜去時正在整修內部,沒有開放。(國定二級古蹟,地址:真理街32號)




真理大學屬於長老教會的學校,原本是淡水工專,後來改制成大學,裡面有一座大教堂,每年聖誕節都會在大禮堂舉辦聖誕音樂會&詩歌歡唱,此處也有全台灣第二大的管風琴(但是高度是最高的),聽說裡面很壯觀,只是每次去都沒有開放。




這座大禮堂也是真理大學的「通識教育學院」


從真理大學大禮堂旁邊的「人文與資訊學系」的門走進去,就可以直接通到紅毛城後方的「英國領事官邸」。


紅毛城後方的「英國領事官邸」。


現在所稱的「淡水紅毛城古蹟區」,包括「紅毛城」及「領事官邸」兩部分。淡水紅毛城為一級古蹟,由內政部主管。


紅毛城的原址是西班牙人約於西元1629年以木頭建造的「聖多明哥城」,後來被原住民焚毀,在1637年以石材重建。


荷蘭人於西元1642年打敗西班牙人,西班牙人撤離淡水時,下令摧毀「聖多明哥城」。


荷蘭人攻佔北台灣後,在1644年從台南運來石材&匠人,於原來的聖多明哥城附近重新築城,命名為:「聖安東尼城」,因漢人稱荷蘭人為「紅毛」、「紅夷」,所以稱荷蘭人建的「聖安東尼城」為「紅毛城」。(地址:淡水中正路28巷1號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咸豐年間,清政府和各國簽訂了天津條約、北京條約等通商條約,台灣開放了四個通商港口:雞籠(基隆)、滬尾(淡水)、台灣(安平)、打狗(高雄);英國於西元1868年,在淡水租用紅毛城做為領事館辦事處,於西元1891年增建一棟兩層樓的建築,作為領事官邸。



 


領事官邸建築為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洋房,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,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,皆有綠色花瓶形欄杆。


領事官邸所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,牆壁為紅色的清水磚,斜屋頂是閩南式紅瓦。





 


迴廊有遮陽擋雨的功效。



 


領事官邸底樓西側為客廳及書房,東側為餐廳及配膳室,後側為洗衣間及數間傭人房。二樓有三間大臥室及貯藏室。


目前除了部分保留作為當時生活的展示外,其餘都做圖片展示區。


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,官邸內的客廳、餐廳及主要臥室內皆設有壁爐,是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。



 


 



 


從二樓窗外可看見觀音山&淡水河,景觀非常美麗。



 


從領事官邸看紅毛城主堡。


紅毛城原是為軍事需求而存在,外牆厚1.9公尺。城下的古砲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為裝飾用。樓頂的巨型旗杆高約12公尺 。




紅毛城主堡是一座方形城砦,最適合防衛,同時它的地基深、牆壁厚,荷蘭人建此城堡時,採用弧度交錯,底層南北向,上層是東西向的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,牆厚1.9公尺 ,內磚外石極為牢固。


英國人租用時,在屋頂加雉堞、角樓。在南牆增建露台、更在其上加建雉堞、槍眼。建築材料均來自福建。此外,也在西邊增建房舍作為廚房、衛生間和放封院(一樓有地牢,犯人在固定時間可放風透氣)。並搬來廢棄的古砲台佈置庭園。更將城堡外表塗為紅色。從此,原來荷蘭古堡已變成英式城砦。英國人使用樓上做辦公室,有領事辦公室、會計室、秘書室和簽證室,底樓則做為地牢,以執行條約中「領事裁判權」之用。





清朝被歐洲列強打敗後,被迫接受英國的「領事裁判權」的約定。這個約定內容主要是英國人在臺灣犯罪,臺灣法律是無法制裁犯罪的英國人,而是由派駐臺灣的英國領事審判定罪。


一樓設有地牢&放封院。地牢的上半部可看見是弧形的,此即荷蘭人建造紅毛城時採用的弧度牆壁,樓上樓下的弧度交錯成不同方向,使房子的構造更堅固。






紅毛城在1980年6月,由於外交部和教會的斡旋之下,終於由代管的美國在台協會手中,交回給台灣。整修後,在1984年開放給民眾參觀。


在二樓的展示區,正巧有導覽老師在解說牆面材料。整修紅毛城時,發現的石材,英國人租用紅毛城時,重新隔間,中間的隔牆,是採用當時北部普遍使用的唭哩岸石,唭哩岸石是質地較脆弱的砂岩,一般都使用在砌牆。



 




從紅毛城步下,往出入口處走去,底下有一大片草地,這裡除了售票處、簡報室外,還有古井、辦公室、廁所、紀念品販賣處、遊客中心。


入口處的簡報室,旁邊有僅存的「南門」。


目前參觀新北市的古蹟博物館免門票。



今天早上的課程到此結束,下午我們和老師要繼續參觀一滴水紀念館和另一個古蹟-滬尾砲台。


以上資料參考自:



淡水河口的故事



古蹟分類: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