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滬尾炮台


 



在一滴水紀念館上方,可看到寫著「台灣高爾夫俱樂部」的建築,往左邊走,可看到一條馬路,直通山下,右邊像是一條綠色隧道,地上鋪著碎石的小徑,盡頭有一座城門,上面寫著「北門鎖鑰」,這就是滬尾炮台。




 



滬尾炮台是1885年清法戰爭後,劉銘傳為防衛台灣海防,於1886年,聘請德國技師負責督造的,以西洋砲台為範本,砲台座北朝南,是一座隱蔽的「暗砲台」,門額上「北門鎖鑰」是劉銘傳親題的。


滬尾炮台的位置是在淡水河出海口附近,為最高的觀測點,視野遼闊,可監控台灣海峽進出淡水河的船隻,形勢險要,故在此地設立砲台。


滬尾炮台因位於高處,四周有土垣&樹林,從淡水河往上看,不易發現砲台位置,所以易守難攻,十分利於防禦,所以又稱「暗砲台」。





摺頁上「甬道」說明:砲台四周以鐵水泥修築子牆,子牆是砲台的主要壁體,子牆內有甬道,分隔成彈藥室&兵房,甬道內亦可供士兵聯繫往來,彼此相通。


這裡面以前可能是士兵的寢室、辦公室或儲藏室。




 



目前甬道內,有關於滬尾砲台&清法戰爭的圖片展示&解說。







下午三點時,有專員做導覽,今天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黃老師。黃老師先告訴我們,到一個地方要先看當地的特色,這個特色在路燈上可以看出來,如:石門的路燈裝飾是「風箏」,關渡的路燈是「白鷺鷥」。(淡水的路燈,是什麼?我忘了,下次去淡水我會抬頭看看路燈,再補上。)


淡水舊名叫做「滬尾」的由來:


一說是 位於石滬角的尾端,「石滬」是以石頭圍住,利用潮汐困住魚兒的一種捕魚方式。淡水河北端漁民叫做「石滬角」,石滬角的尾端就是淡水街,故簡稱「滬尾」。


二說是 台語的「雨」唸「HO」,是說東北季風時,雨只下到淡水為止,往台北方向就沒雨了,所以就說淡水是雨的最尾端,所以台語叫做「雨尾」,既然有「雨尾」,就應該有「雨頭」,「雨頭」是哪裡呢?黃老師說是「基隆」。(基隆常常下雨,是該當「雨頭」。)


三說是 遠古時期,淡水居住着名叫「HOBE」的平埔族,此「HOBE社」即是「滬尾社」,也就是「滬尾」地名的由來。「滬尾社」位置在今天的油車口、大庄、沙崙、港仔平或崁頂一帶。雍正年間繪製的《臺灣附澎湖群島圖》的古地圖中,繪出在「淡水營」的西方有一「扈尾社」。


「滬尾」在福祐宮內「望高樓碑」是寫成「戶尾」,應該是音譯。而和「滬」的本義,並無直接關係。(我猜的啦!)




滬尾砲台建於1886年,民國74年由內政部核定為二級古蹟。這個砲台從1889年大砲安裝完竣至現在,不曾參與過戰爭,所以保持得相當完整。


提到滬尾炮台,不能不提到劉銘傳:


1884中法戰爭爆發,劉銘傳以福建巡撫的身分督辦台灣軍務,到台後積極整備海防,在基隆&淡水打敗了法軍,清法戰爭中,這是難能可貴的勝利。1885年台灣建省,劉銘傳任台灣第一任巡撫後,積極建設台灣,興鐵路、辦教育。


甲午戰爭,清朝戰敗,主戰場在朝鮮,卻因為清朝不重視台灣,在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,割讓台灣給日本,開始了台灣日治時期(1895~1945年),劉銘傳在台積極建設的成果,最後卻拱手讓給日本,第二年(1896年)劉銘傳憂憤交加病逝於家鄉合肥。


回歸到滬尾砲台,老師要我們看看,城門兩邊的子牆有何不同,這是右邊的牆面,有水泥補過的裂痕。



這是左手邊的,用塑膠布遮蓋著。日治時期將此地當作炮兵射擊場,台灣光復後,則由國軍駐防。在核定為二級古蹟以前,牆面有裂就以水泥修補,74年後,因是古蹟,所以不能任意修補,會鋪著塑膠布可能是有裂會漏水。(既是古蹟,自然年代久遠,如不能修補,不就只能任其頹廢傾倒,似乎也不符合保護古蹟的作法。)



看看這城牆還真厚,城門很高呢!猜猜當初在蓋城門的高度時,是以什麼高度為準?當然不是用坦克車的高度,那時還沒有坦克車呢!是以騎馬需要的高度啦!



老師說這木門是民國80年才裝上去的,所以看起來還很新。我想原先應該也是有門的吧?可能被拆了。仔細看木門下面還有一個小門呢,不知是何用途。



這裡有兩個古董,不是那個垃圾桶,是旁邊兩個被遊客當成坐椅的水泥。那可是有歷史的,現在看到裝水泥是用牛皮紙袋裝,還印上xx水泥。以前的紙可珍貴的呢!不會拿來裝水泥,以前水泥是用橡木桶裝著坐船來的,難免坐船過程中會有幾桶滲水進去變硬,這兩個還看得到橡木桶木板的痕跡。因為水泥變硬後像鐵一樣的堅固,所以又稱「鐵水泥」。


水泥的台語叫做「紅毛土」,這又和荷蘭人有關,以前荷蘭人的頭髮是紅色的,所以稱荷蘭人為「紅毛」,這水泥是他們引進來了,所以就把水泥稱為「紅毛土」。


「荷蘭豆」也是荷蘭人時期引進台灣的,但是原產地在東歐&地中海一帶,並非在荷蘭。



遠遠看到一面牆突出在廣場邊,黃老師說以前是營房建物,後來只剩一面牆存在,國軍進駐後,這面牆被當成500障礙訓練使用。







黃老師在苦楝樹下講了一個故事:朱元璋還在野外放牛的時候,有一次躺下來休息,他的臭頭壓到苦楝樹的果實(金鈴子),痛得他哇哇叫,對著苦楝樹用台語罵道:壞心歹心黑心肝,...死過年。從此,苦楝樹就在冬季時,葉子落得精光,只剩一樹枯枝,蕭瑟過年。因為黑心肝,所以它的樹心常常是黑色的。(不過除了潮濕長霉,會變得黑黑的,剛鋸開的樹枝,好像不是黑的,下回要驗證一下。)






廣場四周種植了不少樹,其中也看到蓮霧樹,這些大樹除了遮蔭外,還可以提供飯後水果呢!




甬道內

甬道其實只有一人通行的寬度,但是裡面還有很大的房間,也許是彈藥庫或者是儲藏庫。




這個斜坡甬道是通往左右兩邊的炮台。右邊是英式的砲台,左邊是德式的砲台。



從斜坡出來,這個是右邊的主砲台。其實在這裡是看不到大砲的,在日據時代,日本人把四座大砲都拆除了。


以前最大的砲台是架設在東北角的英式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的主砲,全圓磨心砲架可360度迴轉,方位涵蓋整個淡水河口。



牆邊凹槽是12吋的砲彈貯放處,高度可以讓一個小小孩蹲進去。


從鐵水泥修築的牆後伸出的大樹是朴樹,朴樹的果實很小,小時候,缺乏玩具的年代,常看男孩子褲袋上掛著彈弓,那彈弓就是用朴樹的果實當子彈。



當年的大炮已被拆除,如今只留下砲座。



這是從左邊甬道出來的砲台,架設的是德式的8吋克魯柏後膛砲,使用的是半圓磨心砲架,方位角較窄。


在另一角靠近高爾夫球場後方還有副砲座,也是一尊英式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&一尊德式8吋克魯柏後膛砲,這兩尊也是使用半圓磨心砲架,方位角窄。



德式的砲彈較小,貯彈槽也小,貯彈槽旁邊有個方形槽,黃老師說:以前士兵把神明供奉在裡面,保佑他們能凱旋早日回鄉。



這是在子牆上面,有在山坡上的感覺,往下看可看見廣場,上面有覆土,還植有樹木,在左邊砲台子牆邊就有一棵魯花樹,黃老師說樹會走路,是指樹會往空曠向陽的地方成長,不是樹會長腳移動。這上面除了樹,還有這一長排的水泥建物,上面還有孔,做什麼用的呢?


原來下方是兵房,門一關便成密閉空間,上面這個就是兵房的透氣孔,下雨時,透氣孔難免會有水滴流入,所以在上蓋底下做溝,阻擋水往裡面流。




覆土的是內子牆,但外層還有一道牆,子牆最厚可達4.3公尺,高度最高達7公尺。


廣場上的方形看起來像跳遠場所,不過好像是當初的建築物,拆除後留下的地基。


整排的樹感覺很清涼,今天遊客還蠻多的,今天的導覽到此結束,很感謝導覽的黃老師用輕鬆&雋永的方式解說,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下午。



快樂的一天呢!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