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放晴的這天,也正是年假的最後一天,背起相機,搭火車往鶯歌去。出了鶯歌火車站,文化路旁的一排店鋪還沒開門,來早了。斜對街有個介紹的的牌子,地圖上巷子畫著三棟老房子,「成發居」、「汪洋居」&「益成記」,就在火車站附近,看圖以為不在文化路上而是在217巷內,所以就往217巷內尋找。



 


拐到217巷內,路邊有荒廢的紅磚屋雜草蔓生,這附近房子有老舊的四合院房子,也有新建的公寓,新&舊在這裡不協調的並存著。走到盡頭,有一棵老榕樹,遠處是大漢溪,溪旁是可騎腳踏車的河濱公園,這裡有階梯可下到河濱公園。走回文化路,路旁圍著鐵皮,上頭露出一截寫著「成發居」,原來這些房子都在文化路上。



文化路上的「汪洋居」1916年建的,是鶯歌最早出現的洋樓,它的主人-余家是經營米糧生意的,當年「余合興」的商號在鶯歌也是著名商號之ㄧ。如今已不見當年的繁榮景象。騎樓裡有張公告牌子寫著:「古蹟建物待修中,行人請儘速通過」。沒有整修的痕跡,似乎還有人居住。這裡的古蹟保存腳步似乎比其他地方慢。「益成記」被我們遺漏了,但有看到地圖上的福德宮。


 



「汪洋居」鐵門前的囍字門框雖已退色,但可以想像它曾熱鬧風光過。



附近商家大都是和陶器有關的行業,整條街放眼望去都是陶製品,有家店門口把陶磁娃娃排放一排,每一只都露出可愛的微笑。



走到尖山埔陶瓷老街,路面鋪著乾淨素雅的地磚,整條老街沒有老舊的感覺,反而有著一種悠閒新穎的氣息。大部分店面的陳設裝飾也很雅致,視覺上很舒適。



這家專售各種缸,貼上了「滿」,有著過年的喜氣。



這家是賣簡餐的,門前一輛三輪車,有著小村落的感覺。窗口隨時會有個穿白色圍裙的大男孩探出頭來對你微笑。


茶農加油,大家加油。


個性杯,看起來個性都一樣。



石磨和石槽,小時候家裡曾經有過。石槽是裝飼料餵豬的用具。現在變成裝飾用,石槽裡頭種些浮萍或槐葉萍,甚至小杏菜都可以。


就喜歡春天娃娃懷抱著花。花博會,放幾個春天娃娃,再放隻伸懶腰的貓咪一定會讓人愛死了。



 


鶯歌陶瓷老街的地磚,圖案是兩隻鳥嗎?


 


這個店門口的字我喜歡,兩坨字成一個7言句子,總共八句,寫的是八仙。




三峽老街也有一幅門聯,要唸出來很難,5個疊字,也查不到是什麼音義?這對聯寫得是什麼?知道的人請告訴我,先謝謝了。





在教育部異體字典裡可以找到門聯上的字,除了5個疊在一起的石和5個疊在一起的人。


淨人從眾虞 (?) 禪


一石礐(ㄑㄩㄝˋ)磊磊 (?) 坊


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://140.111.1.40/start.htm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