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課程:天母水管路步道


導覽老師:清萬老師


集合地點:山仔后麥當勞前


交通工具:劍潭捷運站轉紅5、260 至山仔后站


 


 


初次見面的清萬老師,從中山北路七段那頭,沿著天母水管路走到文化大學這頭和我們會面,很辛苦呢!


在台灣銀行訓練中心的圍牆外,老師帶我們看看這棵木荷,木荷正結著果,看這果的數量,4.5月開花時,ㄧ定是滿樹的白花,非常漂亮,木荷是茶科,屬於中高海拔的植物,會出現在這裡,並非北降現象,而是人為刻意栽種的。



 


木荷和低海拔常見的大頭茶同屬於茶科,木荷的果是圓形,成熟時略微開裂,但是大頭茶的果較長尖,果會開裂。


大頭茶的果,開裂較開。



 



沿著楓香的落葉,我們拐進愛富三街,ㄧ間間風格獨特的房舍出現在眼前,這些房舍異於台灣傳統的建築,有漂亮的小院子,是教職員宿舍嗎?老師說是從前的美軍宿舍,美軍宿舍屬於臺灣銀行所有,共約150戶,佔地4.2萬餘坪,是台灣目前現存規模最大,且最完整的美軍宿舍群。


1978年台美斷交後,隨著美軍陸續離台,臺灣銀行將美軍宿舍開始轉承租給國人居住,許多名人曾在此過著山居歲月。


2005年台灣銀行計畫拍賣美軍宿舍群,引起地方居民與相關團體的關注,在地方居民、山仔后文史工作室、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,以及長期關心城市自然環境的環保團體合作下,共同發起了保存運動。2005年台北市文化局指定其中的22棟美軍宿舍為歷史建築。2008年已通過指定山仔后美軍宿舍群為「文化地景」。



楓香的落葉。





美軍宿舍內的老樹。


ㄧ棵從庭院伸出的高大桃樹,光禿的枝枒,掛著幾顆桃實,還發現幾朵盛開的花,記得桃子盛產是在春末夏初,這麼冷的冬天,還有果,剛開始有點懷疑是桃花還是杏花,老師看看僅留的幾片葉子,確定是桃花樹,杏花因為怕潮濕,在台灣不容易生長,所以不是杏花。


在貓空有個杏花林,裡面栽種的不是杏花,是重瓣桃花,「杏花」的名字是誤用。


老師還唸了一個口訣,關於桃梅李的葉子:桃長、梅短、李中間。是說桃花的葉子狹長,梅花的短小,而李花的葉子長度,比桃花短,又比梅花長。





從教堂邊往天母古道親山步道走去,路旁一棵大葉桉,大葉桉是澳洲樹種,老師講起澳洲樹種:


地球像一個蛋,分為三層:最裡面是地核,中間是地函,最外層是地殼,地表只是一個薄薄的殼,地殼歷經了35億年還在飄移,澳洲大陸在二億五千年前和盤古古大陸分離,而成一個封閉的大陸,經過二億五千年的演化,澳洲的植物自成一格。


澳洲的植物有2大特點:


1.      具有防火材質,樹皮有很多層和裡面的材質隔絕,而且長得很高大,火燒不到頂端。


2.      大部份植物裡有精油,精油可防火,氣候乾燥時也可以防止水分蒸發。




 


路旁的邊坡上有葡萄科的.......角花烏斂莓?角花烏斂莓因花瓣末端呈尖角狀而得名,如果是烏斂莓(虎葛),則花瓣無角狀突出。


植物有時因生長環境的不同,所以葉型變化很大,但是花和果實是最不會改變的。




 


這個有尖角,應該是角花烏斂莓吧?



 


這是在土城彈藥庫拍的,看葉型應該是烏斂莓(虎葛),綠色的花瓣弧形,不是角狀突出。



 


老師說今天要走的是天母水管路,並不是真正的天母古道,天母水管路有ㄧ段往下走的翠峰步道,這才是真正的天母古道的 ㄧ部分。天母古道是銜接冷水坑、山仔后&天母ㄧ帶的 ㄧ條便道。


 


石階兩旁的竹叢。


 


竹子以成長方式分成兩種,即叢生&散生,一般當作綠色圍籬的都屬於是叢生竹。


叢生的竹子,合軸叢生,竹鞭(地下莖)短而肥厚,節多而彎曲,例如:長枝竹、刺竹。


散生的竹子,單軸散生,竹鞭細長,橫向生長,較能耐寒,例如:桂竹、孟宗竹。


陽明山常見的箭竹,連軸生叢生竹,比較特殊,散生橫向生長,側芽卻又是形成叢生。


芽點可發芽成竹桿,也可發育成新竹鞭,端看當年的氣候、溫度&溼度。


 


這個節很長,叫做長枝竹,是叢生竹,ㄧ般是做成圍籬。另一種八芝蘭竹,主要分布在北部低海拔,是台灣特有種,主要也是供圍籬用。


 





階梯的盡頭,右邊望去,有ㄧ個鐵門鎖著,那是草山水源地,在41左右這裡會辦水管祭,屆時可以進入水源地。



 


兩年前水管祭時曾進入裡面,風景非常優美,有瀑布,有長橋。



 


老師在蓮霧樹前停下來,沒有花也沒有果。記得小時候吃的蓮霧,雖然沒有十分甜,但有ㄧ股香氣,現在的蓮霧甜得像蜜糖,但是卻少了香氣,老師說蓮霧的葉子比果還香。聞聞,還真有ㄧ股久違的清香呢!



 


此處開始就是天母水管路,水管在哪兒呢?老師點點腳,這條步道底下就埋著水渠呢!


老師在平坦的地方,告訴我們天母水管路的歷史:


日本接收台灣後,日本兵死亡人數約4000人,其中死於戰爭的約400人,其他的都因水土不服死亡,所以日本人積極尋找乾淨的水源,在1909年在公館建立了第一座自來水淨水廠,1920年又在草山(陽明山)尋找第二水源,陽明山區的水源因為大屯火山,經過硫磺的汙染,很多都無法作為飲用水。


後來在竹子湖和紗帽山一帶發現豐富沒有污染的地下水源,所以興建了草山水道系統,草山水道系統的水源有四個,第一個在竹子湖,第二個在北投大磺嘴(因為地震破壞,已無法使用)第三&第四個就在天母水管道盡頭,第四水源在第三水源的下方,因為水量少,併入第三水源。


第三水源為湧泉叫做陽明湧泉。湧泉的出水量較為穩定,湧泉經過岩層層層的過濾,水質相當乾淨穩定,而且富含礦物質,出水就是優質的礦泉水。


水管路有平面&階梯兩段,平面段為第三水源區氣曝室到調整井,長約1700公尺路面平坦易走,輸水管就在道路下方。階梯段為調整井往下到三角埔發電廠,輸水管在階梯旁邊,這段利用約210公尺的落差將水送到三角埔發電廠發電。




 


路旁可以看見「當心猴群」的告示,不干擾、不餵食、不接觸,老師說遇見猴子時,希望我們不要直視它們,以免被認為有挑釁意味;不過我們ㄧ路走來都不曾看見猴子的影子。



 


長梗紫麻的果像「芝麻飯糰」長滿了枝條,其中白色的部份是果托,黑色的才是種子。



 


長梗紫麻得了簇葉病的枝條,病枝的側枝異常的重複生長成簇,呈巢狀或掃帚,數量多時也會造成植物體的死亡。



老師講了一個因為簇葉病而造成的美麗錯誤:日本早期使用「台灣泡桐」做為抽屜板材,台灣泡桐在當時是台灣的經濟樹種,有「台灣綠色黃金」之稱。


玄參科的台灣泡桐是「泡桐」&「白桐」的天然雜交種,蒴果木質化,種子有透明翅膀,在經濟上主要以種根插枝法繁殖,在1979年,台灣泡桐感染了簇葉病,母株染病,作為插枝的種根全染病,不到2年造成台灣泡桐80%的死亡,因此農民沒有台灣泡桐可外銷,只好種植與台灣泡桐相似的「千年桐」取代,但是千年桐的材質質地不好,全被日本人退貨。千年桐就被棄置於山林,現在開花時,花朵如雪,反而成為山林間最美麗的風景。




 


這一路過去地面非常平坦,步道是沿著輸送水管鋪設的,只是水管在地下。以前這一帶是水源保護區,所以林相蔥鬱,沿途都可看見高聳入天的大樹。


看到邊坡上有ㄧ棵「黃藤」,黃藤去除外面帶刺的皮,即是做藤椅的材料,看到黃藤,老師提到早期移民的辛酸故事:早期移民,最早來的是漳州人、泉州人&客家人,漳州人佔住豐美的平原,泉州人則在海邊,吃苦耐勞的客家人則在丘嶺地開墾,後面才來的移民,只能從事3危險的工作:「抽藤」、「煉樟」&「煉碱」,而這3種都需進入山區,當時深山有原住民出草問題,非常危險。


黃藤的莖強韌富彈性,去除尖刺後是製作家具&手工藝的材料,在當時是很好的經濟作物,現在台灣已經停止採藤製作家具,我們市面上看到的藤,是由東南亞進口。黃藤的嫩心可食,在原住民部落裡依然有藤心製做成的美食。


砍樟煉腦,需30年以上的樟樹,它的樟腦素含量才夠,且愈接近根部含量越高,所以煉樟人在深山把樟樹鋸斷後,站在接近根部的平面上,將其刨成細片,然後將細片裝在背籃上,背回來煉成樟腦,樟腦是珍貴的香料、藥材、殺蟲劑重要的原料,煉樟在日治時代非常興盛,是很辛苦的行業。


至於煉碱(台語碱唸ㄍㄧ,初聽時以為是「羹」),以前沒有化學品,「碱」是由草灰熬成,但不知從前煉碱的用途是什麼,不會是做碱粽吧?






 


山壁邊滲出山泉水,喜歡潮濕的闊葉樓梯草,佔了整個山壁,闊葉樓梯草是蕁麻科,葉片左右不對稱,基部歪基,呈耳狀。


斯文豪氏赤蛙的聲音從密密的山壁草叢中傳來,啾啾的叫聲讓人誤以為是小鳥。


 



 


 


山壁上的山泉水流到小溪溝,小溪溝有不少小蝦子呢!



 


葉面光亮的馬藍又稱「大青」,此時花開得正盛,馬藍是先民製作藍染的材料,老師問藍染是利用馬藍哪裡來做染布的材料?花?枝條?還是根?呵呵!先民在採擷時,有點像在採茶呢!取最上面2~3節的嫩葉,置於菁礐,經過一些步驟,產生藍色油狀物質,即可染布,棉布經過泡、浸、曬、繃,染布就完成了。



 


馬藍的花紫色,在山野裡開得非常美麗,染布我不會,那就賞花吧!



 


打印台,找不到可以打印的台子。



 


打印台旁邊的翠峰步道才是真正的天母古道的一部份。



 


翠峰步道到底,有翠峰瀑布,流過的溪流是磺溪,磺溪水因為含有硫磺,所以整條溪是褐紅色的,第三水源區的水管橋跨過的淞溪,是磺溪的支流,發源於陽明山,水質因為被溫泉水破壞,含有磺鐵質,溪水呈現褐紅色,淞溪的景觀很美,但是水質不好。



 


森林的層次分為地被層、草本層、灌木層、小喬木層、喬木層&樹冠層。樹杞分布在小喬木層,和我們都市公園的行道樹「春不老」同屬於紫金牛科,長得很相像,但是春不老的新芽是紅色,樹杞是黃綠色。樹杞的特徵:


1.分枝從底部就開始了。2.小枝基部膨大半抱莖。3.葉脈不明顯。


竹東鎮以前叫做「樹杞林」,即是因為當地樹杞繁茂成林,所以以此命名,ㄧ直到民國九年,才改名為竹東。


竹東出火炭,因為樹杞的木材乾燥時很堅硬,可以製作火炭,也可做象棋。樹杞因為耐污染、好照顧、樹形好,所以日治時期曾當行道樹。


 



 


爵床科的「針刺草」長在較潮濕的山壁邊,小小的花兒總是垂著頭。針刺草別名為「大本抱壁蟑螂」,和別名叫做「抱壁蟑螂」的哈哼花同為爵床科,哈哼花之所以叫做「抱壁蟑螂」是因為葉子形狀像蟑螂,而且緊貼在山壁上所以才有此名號,至於針刺草是何處像蟑螂就不知了,它的葉子比哈哼花大,但並不貼在山壁上。老師介紹「針刺草」的花型叫作「鐘形」。


 




 


走起來很舒適的步道。



 


這片岩壁上有學過的長尾鐵線蕨,鐵線蕨屬的葉柄&葉軸深色像細鐵絲般,如果葉背用放大鏡看,可看見一根根黑色的剛毛,它的孢膜為圓腎形,但是,是葉緣反捲的「假孢膜」。



 


在長尾鐵線蕨旁邊也有天草鳳尾蕨,它們都是鳳尾蕨科,但是不同屬。


 


天草鳳尾蕨和半邊羽裂鳳尾蕨很像,常常分不清楚,只能認側羽片的上側是否有羽裂,今天老師還教了一個容易認的特徵:看側羽片是否有鋸齒狀,天草鳳尾蕨的側脈到達葉緣,所以像突出葉緣,形成鋸齒緣。半邊羽裂鳳尾蕨側脈未達葉緣。(以前ㄧ直未注意半邊羽裂鳳尾蕨是否有鋸齒緣,有待觀察。)


天草鳳尾蕨。



 


這裡視野寬闊,可以看見龍鳳谷附近的溫泉區。房子後面冒著煙的是大磺嘴。



這附近的谷地高度只有紗帽山的一半高,所以稱為「半嶺」。



 


在光禿禿的岩壁上,除了缺水縮成ㄧ團的團扇蕨外,還有這白白的東西附著在上面,這是地衣。地衣是藻類和真菌類的共生體,菌類就像圍成ㄧ個空間,把藻類養在裡面保護著,藻類營光合作用產生醣類,可供真菌使用,藻類藉著菌類補充礦物鹽,這種共同維繫生理機能的平衡,而生活在一起的藻類和真菌類,組成了地衣的生命型態。


地衣是空氣污染的指標植物,空氣污染會造成菌類或藻類死亡。


生物學家依照其生長的型態將地衣分為:1. 殼狀地衣。2. 葉狀地衣。3.莖狀(枝狀)地衣。


地衣也可以吃,也可以當作生物試劑,如:測試酸鹼值的石蕊試紙,就是石蕊地衣製造的。


 



 


這棵大樹有板根,板根是熱帶雨林植物的特徵,板根產生的原因:


1.呼吸-溫暖潮濕的熱帶雨林,雨水多,會妨害呼吸,所以板根伸出地面。


2.站得穩-熱帶雨林雨量多,土壤層淺薄,淺根性的高大喬木植物,為了避免傾倒,所以主幹基部發展出伸出地面的板根,穩住樹身。


這棵是幹生榕,幹生榕是少見乾淨樹幹的榕屬植物。


 



 


幹生榕的果,光滑無棱。



 


刺杜密的樹幹,長著粗粗的刺。


植物的刺主要是保護作用,避免動物的啃食&攀折,所以刺杜密、魯花樹都會長出尖刺,另一個原因是:沙漠環境,葉子變為刺,是避免水分的蒸發,如:仙人掌。當然,藤本植物也會利用它的刺來攀爬。



 


植物之間也會有纏綿悱惻的愛,這棵是雀榕纏住龍眼樹,老師稱它們「你濃(龍)我濃(榕)」,「窒息的愛」。看來它們已經分不開了。



 


調整井到了,調整井是目前還在使用的系統性古蹟,老師在此處告訴我們關於草山文化聯盟和環保人士,為避免保護林變成住宅區,反對把水源拉到6號的故事。


長約1700公尺路面平坦易走的路面到此結束,接下去就是約1400階的階梯段,下到三角埔發電廠,一路將有黑色大水管在階梯旁相伴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