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課程:平等古圳步道

導覽老師:楊清萬老師


交通工具:劍潭捷運站搭小18至終點站(平頂古圳步道口)




上回和秋蜜老師在夏天來過平頂古圳,這次清萬老師也排了平頂古圳步道的課程,但是一路走下來,和印象中的路線不同。就算是相同路線,在不同的季節,也有不同的美。


我們在平頂古圳步道口的土地公廟前集合,早晨出門時還見到藍色的天空,集合的時間漸近,雲層卻厚厚的堆積起來,沒一會兒,下起雨了,所幸,雨只下了ㄧ陣,不影響上課。




路旁的洋紫荊正開著粉紅的花朵,台灣常見的三種:洋紫荊、羊蹄甲&艷紫荊;它們的葉片前端分叉開裂,很不容易由葉型分辨,但是花兒開時就容易多了,尤其是11月左右開花的洋紫荊,它的花瓣較狹窄,分得較開,且顏色最淡,開花時綠葉和花兒並存;而南部常見的羊蹄甲約在三月左右開花,它的花瓣較寬,花瓣間常常重疊,花開時如同櫻花一般,枝條上除了花兒,幾乎不見葉片。


北部常見的除了洋紫荊外,還有一種幾乎全年都看得到花的艷紫荊,花的顏色紫紅,顏色最深,花兒和葉片也是三種裡最大的,但是是雜交種,樹上看不到果莢的。


洋紫荊--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






葉片像芭蕉美人蕉,也叫做「連召花」,為美人蕉科(曇華科),美人蕉屬,單子葉植物,花瓣、花萼各3片,不過它的花瓣很不起眼,常被誤認為花萼,對於被我們認為那漂亮的寬大花瓣,卻是雄蕊變化而來的假花瓣。我們來找找它的花瓣、雄蕊、雌蕊在哪裡? 嗯!雌蕊也很像花瓣呢!只是頂端(柱頭)水水的,身上還沾著花粉。



老師說它的雄蕊只有半枚,怎麼算半枚呢?原來那枚有花粉的雄蕊半邊已經變態為花瓣了,還好另一半保留了原來的雄蕊型態,還可以生育,不然,就.......看不到黑黑的種子了。




原產於美洲熱帶&非洲的美人蕉,在原生地是由蜂鳥授粉,在台灣無蜂鳥,怎麼辦呢?那只好自花授粉了。(有點好奇,由蜂鳥授粉的花朵,發育情形是如何?雌雄蕊不齊熟嗎?它的花兒打動不了台灣的昆蟲嗎?)

要看到雄雌蕊相依相偎在一起的模樣,只能剝開含苞的花兒了



葎草,又稱拉拉秧,為大麻科,葎草屬,雌雄異株;我們常把它粗糙的葉子當作綠色「勳章」往衣服上隨手一黏,它就牢牢的貼住了,莖&葉柄上有逆刺,藉以攀爬纏繞生長。
老師提到葎草屬有一種植物叫做「啤酒花」,又稱蛇麻花,釀造啤酒時,會加入啤酒花的雌花,啤酒的清爽苦味和香氣即是來自啤酒花。



老師介紹這乾枯的樹枝,是「黃荊」,古裝劇裡常聽劇中人稱自己的老婆為「拙荊」,這「拙荊」指的就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的落葉灌木「黃荊」,因為「黃荊」的枝條非常堅韌,不易斷裂,古代的婦女,買不起髮釵時,會折取田野中的「黃荊」枝條削製成髮釵,這也是「荊釵裙布」及「拙荊」一詞的由來。
另外
古時官府,也會使用「荊」作為刑杖,拿來打人,所以才有廉頗向藺相如「負荊請罪」之舉,表示誠心請罰。



台灣普遍栽種的綠籬-南美朱槿,是錦葵科的,有副花萼構造,整年都看得到開花,但是橘紅色的花瓣並不會展開,就像欲開未開的模樣,雄蕊和雌蕊伸出花瓣外,就表示花已開了,花朵裡面還藏有好吃的花蜜喔!



錦葵科有兩大特點:


1.大部分有副花萼,花朵可以多一層保護。


花兒需要昆蟲授粉,所以在基部會準備花蜜,花兒的算計是:昆蟲進入花朵吸蜜時,身上會沾上花粉,就能幫忙授粉了,但是,有些蟲兒可不按照花兒的設計路線進入吸花蜜,它們直接從花萼咬開,進去偷蜜,可謂是辣手摧花份子,錦葵科大部分的花兒就多加一層花萼,就像多上一層鎖,來防小偷。


2.錦葵科所有的莖,纖維非常好,莖皮纖維可搓揉成繩索。


原住民上山不帶繩索的,需要時就就地取材,需要繩子綁獵物或木柴時,錦葵科的植物就是很好的捆綁材料。





南美朱槿花兒裡的黏液很黏,老師把花瓣剝開,把花心當耳環帶。





路旁的瓜科(葫蘆科)植物-黑果馬(瓜交ㄅㄛˊ)兒,這個(瓜交ㄅㄛˊ)字,以前不知如何唸法時,常有邊唸邊,就唸為「黑果馬交兒」,老師說過是唸「ㄅㄛˊ」,但是。注音裡還是打不出這個字,那就只好把兩個字湊在一起打了。(瓜交ㄅㄛˊ是小瓜的意思)


老師提到,在野外還有一種葉形類似的瓜科植物-「垂果瓜」,黑果馬(瓜交ㄅㄛˊ)兒花是白色,垂果瓜的花是黃色。



黑果馬(瓜交ㄅㄛˊ)兒花。



黑果馬(瓜交ㄅㄛˊ)兒是山野間常見的攀緣植物,雌雄異株,熟果綠黑色,外層被白粉。






在松山菸廠就有垂果瓜,把相片找出來,垂果瓜為外來入侵植物,除了花色黃色外,它的果實為長橢圓形,具明顯的長梗,呈下垂,熟果黑色,有毒。




垂果瓜的果,果柄很長,且下垂。


過田尾仔橋後,兩旁是竹林遮蔭的石階上坡路,老師停下來介紹竹子。一般植物常常用花和果來做為分類的依據,但是竹子幾十年才開花,所以就用其他部位來做分類。


竹子依生長方式將地下莖分成四大類:散生、叢生、走莖叢生&橫走叢生,不同種類的竹子,生長方式不同。


老師介紹的這叢是合軸叢生的火管竹,從前農業時代,大灶是燒柴薪的,起火時用竹桿吹氣幫助燃燒,所以叫做火管竹。


火管竹的竹節長,竹桿下半部很乾淨沒有長出小竹枝,除了做火管,也常片成竹篾編織用品,也可作為綠籬。


火管竹和長枝竹外觀很像,但是長枝竹下半部的節上有小竹枝長出。




綠竹也是叢生竹,但是每年筍農都會疏桿,疏桿時ㄧ叢竹子只留下兩代約2~3根,以利5、6月的發筍。


竹籜也是分辨竹子的方式,來看看竹籜各部的名稱:上方較小的為籜葉,下方者為籜片(籜鞘),籜片頂端兩側具籜耳,籜片與籜葉相接處為籜舌。


竹子是禾本科,葉常排成兩列,葉片平,具許多平行脈,平行細脈間大部分有橫脈,台灣約有6種無橫脈,老師說時我沒記完整,只記了火管竹、長枝竹、八芝蘭竹、烏腳綠,回來查了簡誌,上頭標註無橫脈的還有:烏葉竹、蓬萊竹&莎勒竹。

這是桂竹的葉片,可以清楚看到桂竹是有橫脈的,桂竹的葉片有個特徵:葉緣一邊有毛刺,ㄧ邊無毛刺。


火管竹也稱為火廣竹,平行脈間無橫脈,且下表面有毛。


灰木科的山豬肝,會命名為「山豬肝」,聽說是因為幼葉顏色紫紅色像豬肝,您覺得呢?


山豬肝的綠色革質葉片長橢圓形,葉緣鋸齒狀,和山香圓很像,剛開始認時,常把這兩種弄混,其實仔細看它們還是容易分辨的,山豬肝的幼葉紫紅,而且「葉互生」,這和山香圓就是最大的不同。


山香圓為省沽油科,革質「葉對生」,葉緣鋸齒,葉柄兩端膨大且兩端偏紅,在低海拔山區很常見的陰性樹種。


這也是常常和紅楠弄混的奧氏虎皮楠,奧氏虎皮楠為虎皮楠科虎皮楠屬,而紅楠是樟科楨楠屬,雖然有點像,卻是一點關係都沒有,沒辦法一眼認出來時,我會翻翻它的葉背,虎皮楠有明顯的網狀脈。它的熟果黑色,在秋冬季節常掉得一地


筆筒樹也是北部步道常見的高大蕨類,筆筒樹是桫欏科的大型樹蕨,有長長的莖幹,但是最近北部的筆筒樹有斷頭的現象,長長的莖幹上頭少了傘一般的羽狀複葉,像伸長了頭的雷龍。
老師介紹筆筒樹的辨識:靠近主軸的小羽葉像八字鬍向下撇,蓋住了主軸,所以正面看不到主軸,這是和台灣桫欏不一樣的地方。



筆筒樹的葉軸上有粗粗的刺,以前利用它來磨泥,刺不會斷。


蕨類是以「葉」為主,不同於開花植物;蕨類的葉片回數,上蕨類課時婉玲老師有敎過算法,清萬老師今天敎我們另一種算法,以筆筒樹為例:一個大片葉子算一回,大片葉子還有分裂為羽葉,羽葉還有再分裂為小羽葉,小羽葉的羽片沒有再分裂,所以算起來共三回,筆筒樹是三回羽狀複葉。


到達交叉路口,我們沒有走上回向上的路線,而是左轉往下坡路走,清萬老師帶我們走一條不同的路線,我們會遇到什麼呢?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