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中正紀念堂發現開著紫花,結著橙黃色果的牛角茄,果實特殊,靠萼片處長出幾隻胖胖的手指頭,可愛極了,拍下來和大家分享。
牛角茄-茄科茄屬,又名:五指茄、角茄、牛頭茄、、五指葫蘆、牛角花、乳茄、五代同堂、五代同堂茄 。在香港大陸有個好聽的名字-「吉利果」。原產南美洲的牛角茄是有毒植物,果實雖然誘人,但不能吃的,只適合觀賞,常做為插花的花材,台灣只有零星栽培。
到中正紀念堂發現開著紫花,結著橙黃色果的牛角茄,果實特殊,靠萼片處長出幾隻胖胖的手指頭,可愛極了,拍下來和大家分享。
牛角茄-茄科茄屬,又名:五指茄、角茄、牛頭茄、、五指葫蘆、牛角花、乳茄、五代同堂、五代同堂茄 。在香港大陸有個好聽的名字-「吉利果」。原產南美洲的牛角茄是有毒植物,果實雖然誘人,但不能吃的,只適合觀賞,常做為插花的花材,台灣只有零星栽培。
在woodman的秘密花園找到了中正紀念堂大忠門右側,葉鋪軟毛的小紫花的名字,既非我猜的苦苣苔科、也非爵床科,竟然是茄科紫水晶屬的紫水晶(也叫長管歪頭花、藍寶花)。
但是我在網路上抓到茄科的共同特徵:
從象山的觀景台下來往六巨石的方向,窄窄的路徑,左邊是大岩石,右邊可鳥瞰大台北地區,視野極佳,在一個轉彎處,上行的台階,一抬頭,一朵朵白色的風車在眼前蔓開著,喚著夥伴快回頭,他一路前進忽略了一朵朵的小花。這花兒是上頭岩壁垂掛下來,整片兒把上頭的岩石裝飾得如點點繁星,有些順著大樹的枝條攀爬,垂到欄杆另一邊,一朵朵的小風車在空中晃盪著。
這朵朵小風車就是細梗絡石,又名細梗白花藤、台灣白花藤。夾竹桃科,果實為蓇突果,木質藤本,葉對生光滑。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冠白色,上緣裂片5片,喉部黃色,花瓣呈迴旋式排列。
白色花瓣中心配上一圈鵝黃,素白中帶著一抹色彩,非常淡雅,引人注目。
最近在福州山上看見灰木已佈置好它的餐廳,綠色的墊子上有止滑的毛,開飛機來的客人,可以很順利的降落,不怕煞不住墬機。潔白的餐桌灑著淡淡的香味,吸引著聞香而來的客人。開幕期間免費試吃。
餐廳取什麼名字好呢?「白檀」、「山白芷」、「白礬」、「土白芷」、「狗屎烏」、「水高麗」、「碎米子樹」、「 烏子樹」; 你喜歡哪一個名字?嘿嘿!我....選「狗屎烏」。(喂!這麼美麗有氣質的餐廳,你選.....狗屎烏?)
灰木又名白檀、山白芷、白礬、土白芷、狗屎烏、水高麗、碎米子樹、烏子樹。木材可雕刻,葉和樹皮可做染料,藥用方面:葉子搗爛可止血、消炎;灰木在醫學上亦可祛風、散熱、止咳、化痰。
秋蜜老師去年送了顆台灣梭羅樹的果實,木質化的褐色蒴果還帶著長果柄,對於台灣梭羅樹一直遺憾不曾看過,資料上說是產於低海拔的中南部,老師說這果就是在北部撿的,松德院區就有好幾棵。真的嗎?松德院區離家不遠,雖不曾去過但也容易找,就在象山下。
去年去時正結著累累的果實,一顆顆吊著,把油亮的綠葉裝飾著像耶誕樹般,找了地面,乾乾淨淨的沒有看見落果,時間還早得呢!果還沒熟。不知花是何等模樣,標示牌說清明前後正是花開時,我將等待,等待花開來赴會。
素娟老師放了一張木瓜公樹結果的相片,公樹的花梗細長,結的果就在細長的花梗上。那時心裡疑惑著,既然是雄花就沒有結果的道理,果實通常是雌花內的胚珠受精後,由子房發育形成的。雄花是沒有子房的構造,不該結果的。
去霧峰時,把這個疑惑請教陳老師,老師說木瓜除了「雄花」、「雌花」還有「兩性花」,我們看到素娟老師相片裡的木瓜公樹結果,可能就是雄花的構造裡還存在著雌花構造的「兩性花」,所以才會看到公木瓜結果的情形,真正的雄花是不會結果。目前果農栽種的木瓜都是兩性花,結果率高,品質也較穩定,農業試驗所也致力於台灣木瓜品種改良研究,也是利用兩性花人工自交來改良其品質。
在碧潭上課時,有同學曾提到「公的果」形狀為長橢圓型,「母的果」為圓型,其中提到「公的果」,應該就是兩性花結的果了,「公」&「母」只是對果的型狀區分,和雌雄無關。如果依照果實形狀來辨別是雌花還是兩性花結的果,目前我們看到掛著長橢圓形木瓜的木瓜母樹,大部分都該是兩性花結的果。
國父紀念館有一棵穗花棋盤腳,人為刻意移植過來,非此地原有的,不曾看它結果,但每年它都會綻放花朵,今年的花苞似乎特別的多,一條條從枝頭垂掛下來,彷若珠簾一般。夜裡,像放煙火般,一朵一朵的迸開來,花香漫溢。夜裡很少人走到這條花徑散步,這裡離停車場很近,雖有路燈但花徑裡依然昏暗。不遠處有美國冰淇淋館,假日的夜晚有盲人樂師演奏薩克斯風,在那裡,可以悠閒的聽音樂、聊天。再過去一點有湖,湖裡燈光搖曳,夏日裡涼風徐徐,駐足湖畔,看著101大樓高聳在夜空。元旦零時施放的煙火,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聚集此處。穗花棋盤腳似乎寂寞了些,館方沒有為它宣傳,任它自開自謝。
穗花棋盤腳在夜裡兀自的綻放!沒有人注意到它花開的璀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