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10/3同學傳來消息:

「南方澳建港90周年,宜蘭縣政府將在10月19日舉辦9天的系列活動,並推出「1日漁夫」行程,安排專人導覽從陸上、海上介紹港區,並且出海到東澳定置漁網區,近距離觀看漁民收網捕魚的畫面,每天限額40人。

南方澳漁港自1923年日本建造至今,縣政府計畫在19日舉辦系列慶祝活動,並與宜蘭縣討海人文化保育協會的鯖魚祭活動結合,合辦「九九‧漁港‧南方澳」活動。」

 嗯!看起來不錯,就報名參加10/21的梯次。

我們在遊客中心集合,為我們擔任解說的是陳長欽老師,他以在地生活經驗和我們分享了南方澳漁港的歷史和文化。

南方澳位於蘇澳港南方,原本為一離岸島,後因砂石在島嶼的南方堆積,而使島嶼與陸地相連,形成所謂的陸連島。

南方澳漁港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蘇澳港內,是台灣第三大漁港之ㄧ(另二為高雄、基隆),也是東部遠洋漁業的重要基地,日治時代即已建港至今,南方澳雖然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,但是因為漁業的興盛與發達,曾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。

南方澳有三座漁港,居民大部份以捕漁為生,這裏也稱為鯖魚的故鄉,遊客來到此地可以:吃海鮮、賞海景、拜媽祖&洗冷泉,這裏有兩座香火鼎盛的媽祖廟-「進安宮」&「南天宮」。

陳老師很驕傲的告訴我們:世界最貴的三尊媽祖神像就在南方澳,即「進安宮」的寶石珊瑚媽祖和「南天宮」的玉媽祖&金媽祖。我們先參觀了遊客中心旁的「進安宮」

 「進安宮」是北方澳成立軍港時,居民遷村到南方澳,將北方澳媽祖分火帶過來,另行興建的廟宇,面對於第二漁港,建成於民國77年

大殿供奉的是湄洲媽祖神像和湄洲媽祖之父母聖像,還有民國98年開光安座,用珊瑚雕刻而成的寶石珊瑚媽祖」。

IMG_0893.JPG

南方澳曾是台灣有名的珊瑚產地,寶石珊瑚媽祖的法相、雙手及令牌就是由一株百年桃紅珊瑚雕鑿而成,鳳冠是珊瑚枝&寶石製成,軀幹則混合黃金、銅與地方人士捐贈的珊瑚打造而成,有別於常見的媽祖神像。

珊瑚質地脆,不容易雕刻,三峽老師傅賴威佑足足花了兩年才刻成。

IMG_0887.JPG

桌上有陳列進安宮的歷史圖片。

IMG_0889.JPG 

出了進安宮,往右走,很快的到達南天宮,南天宮是南方澳在地的廟宇,面對第一漁港,1950年啟建,全廟落成於1956年,後來陸續增建後殿、2樓&3樓。

IMG_0894.JPG

媽祖是漁民的守護神,南天宮興建完成後,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,燻成黑色的大殿,可想像其香火之鼎盛。

主祀的媽祖神像手持扇子,聽說是漁民在海上遇狂風大浪,狀況危急時,媽祖顯靈,頓時海上風平浪靜,持扇即是當時的法相。進安宮大殿還有供奉五尊湄洲媽祖,這五尊原是走私船上發現,本應銷毀,但在進安宮號召下,地方仕紳、民意代表和各方熱心人士等協助下,營救回來的。

大殿另有兩尊媽祖神像,一尊是台灣刻的硬身媽祖,另一尊是大陸刻的軟身媽祖。

硬身媽祖為整尊由木材、石頭或泥土雕刻或塑造而成,屬於一體成形。

軟身媽祖則是各部位採分開雕造再組合起來,四肢可以活動。

有趣的是南天宮和進安宮一樣,大殿都還有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的媽祖神像,看起來很熱鬧呢!

IMG_0900.JPG

後殿供奉的是媽祖得道前的凡人像,稱為粉面媽祖。

IMG_0903.JPG

二樓是以黑綠色玉做的黑面媽祖,玉媽祖於民國89年開光安座。玉媽祖的玉石取自於加拿大重達20頓的巨玉原石,硬度7.2度,運回台灣後由花蓮兩位師傅雕刻而成。為什麼媽祖有黑色法相?老師說是黑面是媽祖除煞捉妖時顯現的法相。

玉媽祖很貴重,也真的很重,總重量約5千公斤。

IMG_0905.JPG

三樓供奉的是84年安座開光,以金子打造的「金媽祖」,總共使用了5300兩的黃金,算算現在的金價,嚇!二億六千五百萬,喔!真是「好額人」。

金媽祖桌上還有平安糖分給信眾。

老師要我們試著從側面找個角度,可以發現金媽祖正對著我們微笑呢!

IMG_0906.JPG

 

從三樓可看到第一漁港的全景,遠處是筆架山,前面的漁港就像裝著水的方形硯台,有筆有硯,所以南方澳出了不少文官。

第一漁港建於民國10年,是南方澳最早期的漁港,也稱為「南方澳漁港」。

IMG_0912.JPG

陳老師介紹捕魚的船,因為捕的魚種不同,所以捕魚船也不同,看看旁邊的漁船上有一根根斜斜的長桿,是什麼船呢?老師先介紹「漁法」。

捕撈魚類的作業方式稱為「漁法」,而進行漁法作業所使用的工具即為「漁具」

IMG_0913.JPG

漁法有好幾種,拖曳網是其中一種,拖網漁船在海上將拖曳網一拉開,就會張開成大........大的網,魚群就輕易落網了,這就是拖網漁船,

不過老師也提到:漁具的進步也提升了漁業的經濟效益,但同時也造成海洋漁類資源的枯竭,目前捕獲的魚,體型越來越小了。

IMG_0915.JPG

 我們越過馬路,參觀「三鋼鐵工廠文物館」,南方澳是漁港,漁船製造及修理的需求量很大,舉凡漁船的零件、引擎、漁具等都是在地工廠生產。

「三鋼鐵工廠文物館」是南方澳現存維修漁船最老的鐵工廠,成立於民國51年,經歷了南方澳漁業鼎盛時期,但在柴油引擎出現及不敵大廠的競爭下,在民國94年鐵工廠走進了歷史。

三鋼鐵工廠文物館總共三層樓。

一樓有點像早期的雜貨店,但又有大型機具,和一些鐵工廠時使用的舊器物。IMG_0918.jpg

二樓有館主廖大慶先生的收藏和早期南方澳舊相片。

IMG_0923.JPG

 用早期鐵工廠零件&模具組成的藝術裝置。

IMG_0921.JPG

 

牆上的照片,發現李遠哲&李昌鈺手持館主書寫的「幸福」毛筆字合照的相片。

IMG_0922.JPG

 

三樓像現代的美術展覽場,聽說牆上的畫是當地藝文人士的作品。

IMG_0926.JPG

頂樓可一覽第一漁港的街景。

IMG_0924.JPG

沿著漁港,走到南寧路南方澳為一漁村,此處的居民,大都以補魚為生,漁船出海前需要加水、加油、加冰、加食物。

以前南方澳漁業興盛時期,漁工在大海捕魚,日子除了看海還是看海,口袋就算有滿滿的鈔票,也無處可花,下船後就去娛樂,大部分是去撞球場和茶室,所以南方澳撞球場和茶室在當時是最多的。

漁業的興盛,也衍生許多週邊行業,例如造船業、鐵工廠、製冰廠、冷凍庫、魚市場、海產店、漁具(鋼索)行、電影院、浴室.....等,而且日據時代,此地還有移民村。

老師介紹了此地第一棟的洋樓後,我們彎進了南興社區,發現漁民正在整理漁具,長長的尼龍線一節節掛上魚鉤,再把魚鉤整齊的排在盆子邊緣。

IMG_0942.JPG

這需要兩人合作,才不會「心有千千結」。

IMG_0943.JPG

這兒有一棟僅存的石板屋,是以頁岩建造的牆面,當時頁岩裡金光閃閃,還惹來開採金礦的熱潮,不過這頁岩裡的是俗稱「愚人金」的黃銅礦,當然這場淘金夢,最後只是一場空。

IMG_0948.JPG

 頁岩具有薄頁狀或一層層薄片狀的節理。

IMG_0949.JPG

 這是木材店嗎?猜猜,猜不出?這是張伯霖老師傅的店,只見他抽出一支長長的木棍,真的很,做什麼用的?

IMG_0956.JPG

 老師傅拿出一個三叉的叉子裝了上去,喔!明白了,是標魚用的鏢篙。

IMG_0958.JPG

公視節目曾介紹過蘇澳出海鏢旗魚的景況,發現目標時,正鏢魚手跳上船頭,手持鏢蒿射向大海裡。

南方澳現在鏢魚的人少,製作標蒿的店可能只剩這家了。  

IMG_0953.jpg 

南寧魚市場,可能現在不是漁船回港時間,港邊只有零零散散的幾攤,在叫賣著魚貨。

IMG_0962.JPG

IMG_0964.JPG

我們從南寧魚市場沿著內埤路彎到第二漁港,第二漁港建於民國44年,又稱為「內埤漁港」。

這幾艘船上掛著整排的燈,停在港邊,老師說燈是夜裡吸引魚群用的,魚有趨光性,會聚集在光附近,漁船上的每一盞燈有5000燭光,把整個魚場照得有如白晝,連鳥類都誤以為是白天而整群在船附近飛來飛去。

IMG_0974.JPG

老師帶我們去看一個漂亮的海灣,這個海灣稱為「內埤海灘」,也是情侶最喜歡漫步約會的地方,所以又有「情人灣沙灘」之稱。海灣的長浪洶湧,今天受颱風外環影響,浪很大。

IMG_0980.JPG

這沙灘面向太平洋,我們在觀景平台觀看這美麗的海景,可惜這裡屬於蘇花斷層海岸,沙灘過去的海面下即是抖降的地形,海面看起來平靜,但海底下卻暗流洶湧,不能下海戲水,不過這裡卻是觀日出、觀浪的熱門景點。

IMG_0985.JPG

從內埤海灘走回第二漁港港邊,接近陸連島時,可以看見橫跨漁港航道的跨海大橋,為了慶祝南方澳建港90周年,特別將橋裝飾成一條魚。

IMG_0992.JPG

 

這座跨海大橋是南方澳的地標,完工1998年,全長140公尺,南方澳東北季風很強,受風面大,所以以單樑懸吊,這座跨海大橋也是亞洲第一座單樑懸吊式鋼橋。

南方澳市區依碼頭環繞而成,以往從北岸到南岸,都要繞過一大圈,有了跨海大橋讓居民及遊客方便許多,而跨海大橋也成了觀光景點。

IMG_0994.JPG

老師在陸連島用幻燈片介紹南方澳的文化和地景,這裡還收集了不少南方澳產的美麗貝殼。

IMG_0997.JPG

牆上掛的地圖,南方澳的地形一目瞭然。

IMG_0998-1.jpg

 

陸連島有造船廠和漁業加工廠,我們沿著「造船路」走到豆腐岬小海灣風景區,豆腐岬是由陸連島及沙洲連貫而成的,又名「沙頸岬」,豆腐岬之凹槽面向海洋,地形呈弧狀。

不過如果想看如豆腐般的天然海岸地形可能要失望了,老師說當地會叫「豆腐岬」,其實是日本人建造兩塊方形消波塊,如豆腐形狀,他們小時後叫此地為「豆腐角」,最後卻變成「豆腐岬」

IMG_1008.JPG

 

豆腐岬小海灣風景區看出去,遠處的島叫做「米島」,是我國「編號T21」的領海基點,台灣有22個領海基點,最後一個是編號T22的龜山島,領海基線向外延伸12海浬的海域,即為中華民國的領海。

IMG_1002.JPG

蘇澳港為三港合一,軍港、商港、漁港都聚集於此。北方澳為海軍基地,中間是蘇澳國際港,南方澳則為漁港所在地,所以此處也如航空站,有一個航管站,管制進出的船隻。

IMG_1012.jpg

第三漁港是最後興建的漁港,建於民國54年,目前供大型圍網漁船及遠洋漁船停泊。

南方澳的大型圍網船隊曾多達八組,每組5艘船,總計四十艘作業船隻,截至目前更是台灣唯一的大型圍網作業基地,目前僅剩2組船。

但是大型圍網人事成本高、作業速度慢,再加上油價飆漲,業者打算轉型,大型圍網將走入歷史,可能不久這兩組船也會消失了。

大型圍網漁船一組船隊有:一艘鐵殼網船(又稱母船)、兩艘燈船及兩艘運搬船。

IMG_1024.JPG

下午的活動是坐船出海,可是今天風浪大並不出海,只在蘇澳港繞,經過北方澳,再回到南方澳漁港。

風浪大,會不會暈船呢?老師保證不會暈船,大家安心不少,可是老師接著卻說:會暈的不是「船」,只會暈「人」.......。

IMG_1041.JPG

一條船回港了,老師問那是捕什麼的漁船?大家回答:「吻拉魚」。啊!答對了!剛剛在港邊老師介紹過捕「吻拉魚」的漁船,因為在靠近沿岸的地區作業,所以船底是平底的。

IMG_1033.JPG

下雨了,窗外的漁港風景。

IMG_1058.JPG

IMG_1062.JPG

這裡的船,排排放。這艘船底怎麼多出一截橘色的東西?是做什麼用的呢?原來這個橘色的是可以幫助船的浮力,也可以減少船前進時的阻力。

IMG_1065.JPG

繞完漁港,活動還沒結束,我們還要動手做魚丸,這魚丸是使用鬼頭刀的魚肉,QQ的還不錯吃,當然自己做的特別好吃呢!

IMG_1069.JPG

吃完魚丸,還有時間,老師帶我們坐車到北方澳的媽祖廟,媽祖廟位在軍營裡,所以不能向營區攝影照像,但是媽祖廟是可以拍照的。

北方澳媽祖廟也是「進安宮」的開基廟,南方澳的「進安宮」即是由此處分火出去的,也是台灣唯一鎮守軍港的媽祖廟,進入廟區階梯盡頭,出現眼前的是一尊可愛版的海軍媽祖。

IMG_1075.jpg

北方澳進安宮是清朝時期建的廟,已有200年歷史,北方澳進安宮舊廟在民國78年(1989)由軍方會同南方澳進安宮重修成今日的規模,屋頂重簷歇山,殿內作八卦藻井,廟前一對石獅為舊廟保留下來的

IMG_1076.JPG

IMG_1077.jpg

從廟前廣場可眺望整個蘇澳港,軍艦、商船&遠方的南方澳漁港。

經過陳長欽老師的導覽解說,讓我們了解南方澳的歷史故事,對於南方澳,對我而言將不只是一個地名而已了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