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紅擬豹斑蝶



黑端豹斑蝶-公




黑端豹斑蝶-公


豹紋蝶



 



10/23 室內課  講解老師:林柏昌老師,蝴蝶的食草


 


 


蝴蝶的成蟲&幼蟲食物不同,成蟲大部分是吸食花蜜,我們稱蜜源植物。幼蟲幾乎是啃食葉片,我們稱食草或寄主植物。


幼蟲的食草比較特定,成蟲的蜜源植物就比較多樣性。


 


幼蟲的食草比較特定。


 



 


成蟲的蜜源植物就比較多樣性。(紅星斑蛺蝶)


 



我們上課所講的蜜源植物強調本土性的植物,如:


春天-山香圓


夏天-冇骨消


秋天-羅氏鹽膚木


冬天-大頭艾納香


 


**幼蟲的食草,有分:


單食性-昆蟲幼蟲只吃ㄧ種植物,如:


蠶寶寶只吃桑葉,


寬尾鳳蝶只吃台灣檫樹,據調查只吃東向坡陽光早上照射到的地方。


沖繩小灰蝶只吃黃花酢醬草。


 


沖繩小灰蝶&黃花酢醬草。



 


寡食性:只吃特定一科裡的幾種植物,如:


無尾鳳蝶只吃芸香科的,如:檸檬、柚子、過山香、石苓舅、椪柑、金棗…..


青帶鳳蝶-樟科的樟樹、牛樟、土肉桂、香桂、錫蘭肉桂、大葉楠、豬腳楠。


 


青帶鳳蝶的幼蟲以樟科為寄主植物



 


雜食性:指食物種類跨科。如:


台灣三線蝶:榆科的石朴、山黃麻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豆科的菊花木、水黃皮、葛藤。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戟科的刺杜密。


 


台灣三線蝶



 


參考資料:台灣的蝴蝶&食草:http://hm.tesri.gov.tw/butterfly/index.php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**蝴蝶利用植物還涉及:


遮蔽度、植株的大小、組織、季節、溫溼度、環境結構。


 


 


青苧麻為食草的有黃三線蝶&紅蛺蝶。


黃三線喜歡 半遮陰 的環境


紅蛺蝶喜歡 向陽 的環境


 


朴樹為食草的有豹紋蝶&小紫蛺蝶。


豹紋蝶飛得低,所以利用朴樹約半個人高的的小苗。


小紫蛺蝶一次生很多蛋,所以利用的是高大的朴樹。


 


豹紋蝶



 


小紫蛺蝶-公



 


 


薑科為食草的有白波紋小灰蝶、黑弄蝶&大白紋弄蝶


白波紋小灰蝶幼蟲吃薑科 花苞


黑弄蝶吃 半遮陰處 的葉子


大白紋弄蝶比較喜歡 向陽 的葉子,所以在海邊開闊處也可以找到它。


 


白波紋小灰蝶媽媽把卵產在野薑花花苞上。
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台東蘇鐵為食草的是東陞蘇鐵小灰蝶


台東蘇鐵原生種


蘇鐵小葉邊邊反捲---外來種


東陞蘇鐵小灰蝶最早紀錄於1976年農業病蟲害報告。


1980年到初期,於台北、屏東、台東有零星紀錄。


1988年台東蘇鐵保護區有大量棲息紀錄。


1989年徐堉峰依據交尾器&發香鱗差異,獨立為特有亞種


 


東陞蘇鐵小灰蝶在嫩葉上產卵,紅色幼蟲常吃得剩骨架。


東陞蘇鐵小灰蝶幼蟲的顏色:生長密度高時,身體顏色紅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生長數量分散開時,身體顏色有黃色、綠色。


 


小灰蝶幼蟲的體型小,天敵為寄生蜂,觸手器前端有密腺,可吸引螞蟻做保鏢。但也有螞蟻會以小灰蝶幼蟲為食物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水柳、水社柳、垂柳、魯花樹為食草的有紅擬豹斑蝶(琺蛺蝶)、台灣黃斑蛺蝶(黃襟蛺蝶)


 


水柳-葉寬、背白。


水社柳-原生種。


垂柳-外來種。


魯花樹-主要在山區,小枝條上有像牙籤的尖刺、葉子厚,在海邊亦有生長。


 


紅擬豹斑蝶生長在 都市的水邊1940年入侵物種。幼蟲化蛹前顏色會改變。


 


台灣黃斑蛺蝶-原生種,主要生長環境在靠 山區地方,以魯花樹為主要寄主植物。翅膀有三種顏色暱稱「三色冰淇淋」,產卵在魯花樹的嫩葉。


 


台灣黃斑蛺蝶的幼蟲像頭戴太陽眼鏡。幼蟲遇危險會吐絲吊在半空中,以最快速度離開樹葉,危險解除,再收線回到樹葉上。


幼蟲顏色變綠即準備化蛹,幼蟲很好動。


 


台灣黃斑蛺蝶蛹上有凸刺紅色很長,容易斷。


紅擬豹斑蝶蛹上的刺短,像美人樹上的刺。


 


台灣黃斑蛺蝶



 


紅擬豹斑蝶



 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殼斗科的葉子較硬,大部份幼蟲吃嫩葉。


吃青剛櫟的是屬於森林性蝴蝶。


 


低海拔吃青剛櫟的紫小灰蝶(一年多世代)。翅膀打開,顏色是亮藍色。以成蟲越冬。冬季翅膀的斑紋會退色不明顯。



大多數的紫小灰蝶幼蟲會把葉子捲成筒狀。


紫小灰蝶幼蟲綠色,化蛹前會變成紫紅色。



 


吃青剛櫟的蝴蝶很多是一年一世代,配合一年一次冒嫩芽時機。


 


綠小灰蝶,前一年生蛋在樹幹或休眠芽上,尤其是在中海拔,嫩葉長出來時,幼蟲也孵出來了,正好可以食用嫩葉。


 




雌黑黃斑蝶成蟲吸食樹液,母蝶看起來是黑色,所以叫「雌黑」黃斑蝶。

幼蟲綠色,有四顆白點。


卵產在捲葉象鼻蟲的卵巢空隙上。


 


台灣綠蛺蝶,生長範圍在台北盆地以南,中央山脈地區,烏來地區亦有。


台灣綠蛺蝶以青剛櫟、椎果櫟、粗糠柴為食草。


一年一世代,成蟲約5~12月,初夏時顏色最漂亮。


卵聚產在葉子表面,以幼蟲度冬,出來後12齡期在葉背活動,3齡以後在葉表面活動。幼蟲超過10齡。幼蟲兩側像羽毛,平日在青剛櫟葉面,像蜘蛛網。幼蟲吃老葉,蛹翠綠色,像耳墜子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台灣三線蝶(細帶環蛺蝶),已知食草為榆科、豆科、大戟科、使君子….


 


台灣三線蝶產卵在葉尖,一般幼蟲吃葉子時會跑到葉尖中勒,開始吃葉肉。不吃中勒,也不會弄斷。野棉花上的葉尖可找到1、2、3齡的幼蟲,終齡時到處跑,很難找到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
石朴(臺灣朴)-葉瘦長、光滑。


沙朴(朴樹)-粗糙、會落葉。


沙楠仔樹-在太魯閣,有尾尖,像沙朴。



 


豹紋蝶(白裳貓蛺蝶)食草:朴樹、石朴、沙楠仔樹。


12~3月幾乎無成蝶。活動地點森林邊緣、林道遮蔭處。寄主植物腰部以下的小苗。


背面翅膀也白的是母蝶。


卵,圓球狀,受精後會浮出紅色受精斑。


蛻皮後開始長出像麋鹿的角。


有時可看見豹紋蝶幼蟲,頭出奇的大,像腫起來,為什麼會這樣?


原來幼蟲蛻皮時,新的頭長出來,比前一齡的頭大,所以看起來像腫起來一樣。


以3齡幼蟲度冬,可以不吃不喝一百多天,春天來了,醒來開始吃新葉子,快速長大,3月下旬才可看見成蟲。


 


紅星斑蛺蝶活動位置較高,幼蟲停在朴樹葉子表面。


 


吃朴樹的蛺蝶,幾乎頭上都有角,冬季可看見紅星斑蛺蝶的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。幼蟲在樹幹上變成褐色不吃不喝度冬。


 


小紫蛺蝶在朴樹的活動範圍,在很高的位置,成蟲吸食樹液。


3齡前幼蟲群聚,冬天變褐色,長得慢。


 


小紫蛺蝶-公



 


豹紋蝶幼蟲。  吃朴樹的蛺蝶,幾乎頭上都有角。



 


長鬚蝶,喜歡喝水,日本稱為「天狗蝶」,日本有天狗鬼,鼻子很長,長鬚蝶的頭很像天狗鬼的鼻子,所以叫「天狗蝶」。


把卵產在朴樹嫩芽空隙,幼蟲受到驚嚇也會垂絲。


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 


吃小葉桑的有「黃領蛺蝶」,又名「絹蛺蝶」,因頭部有一圈棕色毛,所以也有人稱它為「首環蝶」,生育地在台北盆地以南,翅膀像斑蝶,飛行速度慢。


成蟲不愛吸水&樹液,獨鍾糞便&動物屍體。


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產卵,卵白色,形狀像富士山。


幼蟲在1.2齡時喜歡吃從葉尖吃起,但最尖端會留下來不吃,休息時停在葉尖,蟲巢略捲,幼蟲期很長,蛹像青芒果。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菊子 的頭像
    菊子

    碧蘿山居

    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